已收录5421道考试试题

最后更新:2025-07-26

”“ 搜索结果

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5421

例11(倍数特性) 某单位原拥有中级及以上职称的职工占职工总数的 62.5%。现又有 2 名职工评上中级职称,之后该单位拥有中级及以上职称的人数占总人数的 7/11。则该单位原来有多少名职称在中级以下的职工?( )
问“该单位原来有多少名职称在中级以下的职工”,注意问题的时间和主体的陷阱。根据“某单位原拥有中级及以上职称的职工占职工总数的 62. 5%”,则原来中级职称以下人数/总人数=1-62.5%=37.5%=12.5%*3=1/8*3=3/8,根据倍数特性,说明原来中级职称以下人数应为 3 的倍数,由此可以排除 A、C 项; 剩余 B、D 项,剩二代一,优先代入 D 项的整数 60,即原来中级职称以下人数为60 人,则总人数=60÷(3/8)=160 人,根据“现又有 2 名职工评上中级职称”,则此时中级职称以下人数=60-2=58 人,此时的中级职称以下人数/总人数=58/16 0;根据“之后该单位拥有中级及以上职称的人数占总人数的 7/11”,所以此时的中级职称以下人数/总人数=1-7/11=4/11,但发现 58/160≠4/11,产生矛盾, 排除 D 项,对应 B 项。查看更多
例12(不定方程法) 小张的孩子出生的月份乘以 29,出生的日期乘以 24,所得的两个乘积加起来刚好等于 900。问孩子出生在哪一个季度?( )
要确定孩子出生在哪一个季度,只需判断孩子出生在哪一个月份。设小张的孩子出生的月份为 x,日期为 y;根据“小张的孩子出生的月份乘以 29,出生的日期乘以 24,所得的两个乘积加起来刚好等于 900”,则 29x+24y=900。出现不定方程,优先考虑倍数特性,再考虑奇偶特性,最后考虑尾数或直接代选项;29 和 900 没有公约数;24 和 900 有公约数,通过短除法来找二者公约数,24、900 约 2 得 12、450,再约 2 得 6、225,再约 3 得 2、75, 将最外层数字相乘得公约数=2*2*3=12,说明 24、900 的公约数为 12,即 29x 应为 12 的倍数,29 不是 12 的倍数,则 x 一定为 12 的倍数,又因为 x 为月份,所以 x=12,12 月为第四季度,对应 D 项。【选 D】 【知识点讲解】不定方程: 1. 方法:分析奇偶、倍数、尾数等数字特性,尝试代入排除。 2. 例:不定方程 ax+by=M: (1)奇偶: ①a、b 恰好一奇一偶。 ②例:6x+5y=37。 根据 6x 是偶数,37 是奇数,则 5y 是奇数;5 是奇数,说明 y 是奇数,再代入排除。 (2) 倍数: ①a 或 b 与 M 有公因子。②例:5x+7y=63。 不定方程两个未知数的系数都是奇数,不适用奇偶性;发现 7y、63 都含有 7 这个公因数,则 5x 一定是 7 的倍数,即 5x 一定能被 7 整除;5 不能被 7 整除,说明 x 一定能被 7 整除。当 x=14 时,y 不是正整数;当 x 取大于 14 的整数时,y 为负;因此 x=7,解得 y=4。 (3)尾数:考查较少,且这个特性很不好用。 ①a 或 b 的尾数是 5 或 0。 ②例:7x+10y=109。 10y 的尾数为 0,7x 与 10y 的和为 109,说明 7x 的尾数为 9,即 x 的尾数为 7。当 x=7 时,y=6;当 x=17 时,y 的结果为负。查看更多
例13(不定方程法强化) 年终某大型企业的甲、乙、丙三个部门评选优秀员工,已知甲、乙部门优秀员工数分别占三个部门总优秀员工数的 1/3 和 2/5,且甲部门优秀员工数比丙部门的多 12 人,问三个部门共评选出优秀员工多少人?( )
根据“已知甲、乙部门优秀员工数分别占三个部门总优秀员工数的 1/3 和 2/5”,通过倍数特性可知,三个部门共评选出优秀员工应既是 3的倍数,又是 5 的倍数,只能排除 C 项,此时倍数特性并不能帮助我们快速解题, 建议采用方程法求解。根据题意,甲部门和乙部门都和总共评选出优秀员工有关系,且求的是总共评选出优秀员工,因此设总共评选出优秀员工;根据倍数特性, 设总共评选出优秀员工为 15x,则甲部门优秀员工人数=15x/3=5x,乙部门优秀员工人数=15x*(2/5)=6x,丙部门优秀员工人数=15x-5x-6x=4x;根据“甲部门优秀员工数比丙部门的多 12 人”列方程:5x-4x=12,解得 x=12,故总共评选出优秀员工=15x=15*12=180,对应 D 项。【选 D】查看更多
例14(不定方程赋0值法求解) 现有甲、乙、丙三种货物,若购买甲 1 件、乙 3 件、丙 7件共需 200 元;若购买甲 2 件、乙 5 件、丙 11 件共需 350 元。则购买甲、乙、丙各 1 件共需( )元。
所求钱数不一定为整数,且题目中出现三个未知数、两个方程,此时可以使用赋零法;往往赋最复杂的、件数最多的单价为 0 元。设丙的单价为 0 元,根据题意得:甲+3*乙=200①,2*甲+5*乙=350②,解得:甲=50,乙=50,此时购买甲、乙、丙各 1 件共需 50+50+0=100 元,对应 B 项。【选 B】 【知识点】不定方程组: 1. 第二类:未知数不一定是整数的不定方程组。 例如:不定方程 5x+3y=25,若 x、y 为时间、钱数,因为此时 x、y 不一定为整数,所以无法求出唯一一组解。 2. 赋零法:对应未知数不一定是整数的不定方程组,可以赋其中 1 个未知数为 0,从而快速计算出其他未知数。该类题型难度较大。 2. 赋零法使用条件: (1) 未知数个数>方程个数的不定方程组(至少 2 个方程)。 (2) 未知数不一定为整数,例如:钱数、时间。 3. 当不定方程组的未知数不一定为整数时,可以求出无穷组解,但这种题的答案却是唯一的,因此只要得到其中一组特解即可;而设其中一个未知数为 0 是求出这组特解最简便的方法。查看更多
=_xlfn.DISPIMG("ID_04AB99C5F49F435BBFDADF19ACAD96E3",1)
第一步,观察特征。 图形组成均为圆点,优先考虑数量类元素个数。 第二步,九宫格,横向规律较为常见,优先考虑。 第一行圆点个数为6、1、8整体相加为15;第二行圆点个数为7、5、3整体相加为15;第三行后两幅图形圆点 个数为9、4,根据前两行元素整体相加为15,所以“?”应为2个圆点,只有B选项符合。 九宫格也可看整体,圆点数量1T遍历分布,所以“?”缺2个圆点,并且奇数个圆点都为白色,偶数个圆点都 为黑色,B项符合。 因此,选择B选项。查看更多
=_xlfn.DISPIMG("ID_3E360AF3AC3F46C491F720F61C31760C",1)
第一步,明确设问内容。 四个选项,每个选项有两个立体图形,要找出拼搭后可以组成題干所给立体图形的选项。 第二步,分析选项。 题干当中立体图形由8个小正方体组成,选项A、B的两个立体图形均共有8个小正方体,可以保留,选项C、D 的两个立体图形均共有9个小正方体,可以排除。再通过观察凹凸拼合可以发现,选项A的两个立体图形拼搭后 可以组成題干所为立体图形。 因此,选择A选项。查看更多
=_xlfn.DISPIMG("ID_EC41E80959EA4DDDA50F435110F0D8D6",1)
第一步,观察特征。 题干所给图形均是数字,元素组成凌乱,优先考虑数量类。 第二步,寻找规律。 图①,3、4、4、6四个数字中共含有3个封闭面;图②,4、9、0、5四个数字中共含有3个封闭面;图①,7、 8、9、1四个数字中共含有3个封闭面。应用规律,图四中1、6、9三个数字中共含有2个封闭面,那么问号处 应选择含有1个封闭面的数字,只有C项符合。 因此,选择C选项。查看更多
=_xlfn.DISPIMG("ID_6A7C9B5DF72F4749A7C13A0130555CC9",1)
第一步,观察特征。 元素组成相似,看样式。 第二步,观察左右图形变化规律。 左侧图形依次两两进行定义囊加,得到右侧图形。以第一行为例,左侧图一图二囊加得右侧图一,左侧图二和图 三囊加得右侧图二,左侧图三和图四囊加得右侧图三。即可发现,囊加规律为:图案相同囊加得十字架,图案不 同囊加得小太阳。验证,第二、三、四行符合规律。第五行,运用规律,左侧图一和图二图案不同囊加得小太阳, 排除D项,左侧图二和图三图案相同囊加得十字架,排除C项,左侧图三和图四图案不同囊加得小太阳,排除A 项,只有B项符合规律。 因此,选择B选项。查看更多
=_xlfn.DISPIMG("ID_DF544DAE8D084E6084DFF754D96964A7",1)
第一步,观察特征。 题干出现多种比较标准的几何图形,优先考虑整体图形的特征,观察发现每个图形均为对称图形,因此考虑对称 性。 第二步,根据规律进行分组。 在图形中将对称轴画出,可以看出图形①③四只有一条对称轴,图形②⑤⑥有两条对称轴,按此分为两组。 因此,选择C选项。查看更多
化学沉积作用是指在水介质中,以胶体溶液和真溶液形式搬运的物质到达适宜场所后,当化学条件发生变化时,产生沉淀,堆积的过程。其中,胶体溶液是指含有一定大小的固体颗粒物质或高分子化合物的溶液,真溶液是指透明度较高的水溶液。 根据上述定义,下列不属于化学沉积作用的是:
第一步,根据提问方式,确定为选非題。 第二步,找关键信息。 单定义,考查“化学沉积作用”,其关键信息为: ①在水介质中,以胶体溶酒和真溶酒形式搬运的物质到达适宜场所后,当化学条件发生变化时,产生沉淀、堆积 的过程; ②胶体浴酒是指含有一定大小的固体颗粒物质或高分子化合物的浴流,真溶酒是指透明度较高的水溶酒。 第三步,辨析选项。 A项:湖水中含有氧化钠,湖水是透明度较高的水溶酒,即氧化钠是湖水搬运的物质,在蒸发作用下产生了累积, 符合定义; B项:海水中的绿色粘土矿物随水流动,符合以真溶酒形式搬运的物质,当存在铝和铁的胶体物质时,产生聚合 堆积形成海绿石,符合定义; C项:海水富含磷质,海水是透明度较高的水溶酒,即磷质是海水搬运的物质,在压力减小和温度升高的条件下, 磷质沉积形成磷矿,符合定义; D项:湖泊里的生物骨骼不是以水为介质,即骨骼不是湖泊里的溶质,也就不是以胶体浴酒和真溶酒形式搬运的 物质,不符合定义。 因此,选择D选项。查看更多